
全國首個 | 洛普LEDMAX IAB沉浸音技術即將落地商業影院
發布時間:
2025-07-15
電影聲音是電影藝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其重要性體現在多個維度,不僅增強觀眾的沉浸感,更在敘事、情感傳遞和美學表達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構建沉浸式體驗、敘事與節奏控制、作為象征與隱喻以及提供情感與心理暗示,當然聲音技術上的革新與突破也不斷地拓寬了電影語言的邊界。

5月9日下午14點,洛普公司于南京中廣&洛普LED電影公園舉辦“LEDMAX IAB沉浸音試聽會”,來自國內聲學界、電影錄音界以及廣播電影電視行業內的多位專家、學者云集本會,共同見證LEDMAX IAB沉浸音的誕生,新華社、央視六套等多家媒體記者全程跟蹤報道。

會上洛普首席科學家朱斌宣布:國內首個應用于商業影院的國產自研LEDMAX IAB沉浸音技術正式落地。該技術基于國際標準SMPTE ST 2098-2:2022,通過自主研發的聲場渲染與硬件集成,實現了影院聲學體驗的突破性升級。這一技術的落地標志著中國在影院聲學領域實現新的突破,填補了國內沉浸音技術國產化的空白。
什么是IAB、沉浸音
在有聲電影的百年發展歷程中,從單聲道、立體聲到5.1、7.1環繞,聲道數量的提升在一定意義上對增加沉浸感起到了積極作用。2012年杜比發布了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它采用了“基于對象”的聲音處理概念,讓聲音展現擺脫了聲道的限制。伴隨著杜比全景聲的成功,多家企業迅速跟進并推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DTS:X、22.2ch、Barco Auro、WANOS等相似概念的聲音格式相繼出現,并在業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規格,統稱“沉浸式聲音”(Immersive Audio)。
各家不同標準的沉浸式聲音規格均有各不相同的編解碼方式和回放環境,這對內容創作者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為統一一個能在不同的沉浸式聲音系統上通用的沉浸式聲音規范,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于2017年聯合相關行業人士、企業和協會成員基于全景聲基礎共同推出了一個公開的、通用的電影沉浸式音頻系列標準—沉浸式音頻比特流(Immersive Audio Bitstream),簡稱“IAB”。

2018年,SMPTE ST 2098系列(SMPTE 25CSS Immersive Audio Suite)標準得以推出,目前的最新版本是 SMPTE ST 2098-2:2022。沉浸式音頻技術采用對象+元數據的技術架構,元數據提供聲音發聲位置的三維空間坐標信息,通過渲染算法,將聲音對象渲染到元數據提供的三維空間坐標所在區域內,實現聲音在影廳空間內的精準定位發聲。
探索之路
洛普與沉浸音的初次接觸始于2017年的LED球幕項目,在與比利時IOSONO合作中,了解到了“基于聲音對象的音頻解決方案”,由此開啟了電影聲學技術的深度探索。
2022年,隨著全透聲電影屏的研發,團隊將目光聚焦于國際前沿的IAB技術。2024年初,洛普全透聲LED電影屏通過DCI測試,團隊成員同步進行了LEDMAX IAB沉浸音的專項研發,攻克聲場渲染、系統集成等一系列難關,歷經磨煉,最終在國際標準SMPTE ST 2098-2:2022上,通過自主創新,解決了聲場覆蓋均勻度與音軌兼容性等,并于2025年5月實現商業化落地。

此次LEDMAX IAB沉浸音的發布,標志著洛普正式完成“視覺+聽覺”雙引擎技術布局,未來,洛普將持續推動IAB沉浸式音頻技術在影院等場景的應用,共同促進沉浸音的創新與發展。
電影聲音絕非畫面的附屬品,而是一種獨立的藝術語言。從 Foley 音效的擬真到實驗性音景的抽象表達,聲音既能構建最真實的物理空間,也能投射最微妙的精神世界。正如導演大衛·林奇所言:"電影是50%視覺,50%聽覺——但聲音決定了那50%視覺的含義。"